金融号
  • 金融头条
  • 金融监管
  • 金融智库
  • 财经
  • 银行
  • 中小银行
  • 金融办
  • 曝光台
  • 文化

金融APP

登录 / 注册
退出登录
中国金融网络领袖
CHINA FINANCE NET 中国金融网
  • 首页
  • 焦点 · 分析
  • 央行
  • 金管总局
  • 证监会
  • 大型银行
  • 股份制银行
  • 金融处罚
  • 城商行
  • 农商行
  • 村镇银行
  • 金融科技
  • 金融研究

建党百余年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善金融监管体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系 牢牢守善金融监管体

  • 多少分但是

    234234 阅读量:34324234

  • 多少分但是

    234234 阅读量:34324234

查看更多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 | 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抓住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枢的关键,采取多项措施缓解银行货币创造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18年至2020年4月,10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8.4万亿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2018年初的14.9%降至9.4%,今年春节假期后前两个工作日超预期投放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至2020年4月银行已发行永续债7186亿元,有效补充了一级资本;2019年8月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顺利推进,打破了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激发了贷款需求。随着“三大约束”明显缓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阅读量20734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疫情影响或超预期 央行强化逆周期调节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进展如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得到改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多久?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如何?5月10日,央行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于市场关注的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答案。在分析人士看来,下阶段,央行将维持货币政策宽松趋势,公开市场投放、降准、LPR改革、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将是主要抓手。

    阅读量22380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效果如何?5月10日出炉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给出了答案。得益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传导通畅。

    阅读量2007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六方要素打造更具韧性的中国金融市场

    当下,疫情的世界性蔓延使得全球化处于“休克”的状态,不仅国际贸易处在停滞状态,而且国际金融的动荡正在加剧。对比最近各国主要金融指数的历史波动率(下简称HV)来看,西方经济体在疫情爆发期间,其HV出现剧烈波动。从处理的数据来看,我国的上证指数的HV除了在疫情爆发期处在约3%的位置,之后就一直维持在1.5-2.3%之间,相比于疫情爆发期道琼斯指数的8%要低了不少。从数据对比上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面对突发事件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因此,我可以提出一个命题:我国金融市场的韧性增强了。

    阅读量22112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央行投资新规落实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 A股市场将迎来更多“活水”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阅读量20870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个人金融信息泄露 银行难辞其咎

    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再引关注。5月7日凌晨,中信银行在官方微博上发布致歉信,回应个人账户交易信息被调取一事。中信银行表示,该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向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了其员工的收款记录和个人交易明细。据悉,中信银行已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个人金融信息也属隐私范畴,随意泄露应受何惩处?如何堵住漏洞?

    阅读量1985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激活沉睡信用信息 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

    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关于“信用贷款”的一些变化引人关注——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达7.7%,其中,信用贷款占15.4%,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占比显著提高。提高信用贷款占比,这一要求实际上已在监管层“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部署中多次被提及。

    阅读量1865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2020年4月“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报告发布

    2020年4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见图1)为43.6,较上月上升1.1个点,随着疫情缓解,本月小微企业运行指数继续回升。

    阅读量2329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高风险投资工具不宜“平民化”

    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一些高风险投资工具开始走向“平民化”。以原油宝为例,尽管其不等同于原油期货,但从交易机制上看,原油宝的双向交易、保证金交易等特点,与原油期货以及被整顿前的原油现货都差别不大。

    阅读量17765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多措并举化解历史包袱 恒丰银行未来可期

    引言:作为胶东人,对恒丰银行都不会陌生。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烟台人民银行工作时,就经常跟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打交道,那是一家为本地房改提供金融服务的小银行。后来在北京,当我看到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更名为恒丰银行时,着实为一个地市级城市能够拥有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兴了一阵子。

    阅读量29394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信贷支持不断档 贷款政策有力度

    今年一季度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种政策工具灵活运用,逆周期调控力度大幅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阅读量2461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提高金融扶贫效率需要银保深度合作

    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都是两支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如果能进一步创新银保互动机制,推动两个行业的深层合作,必然会快速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要通过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银保合作互动机制,并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运营系数

    阅读量25400
首页 上一页 8182838485 下一页 尾页

共101页,1210条新闻

金融研究

毕马威重磅发布《202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

阅读量7104

毕马威中国6月16日发布《2025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银行业年度调查报告迄今已迈...

  • 市场经济是财富增长和人类社会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

    人类在历经几百万年漫长的采摘和狩猎的原始部落时期之后,便跳跃式地进入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自然经济传统社...

    阅读量18577
  • 信贷腐败治理本质是金融体系的一场自我革命

    在金融体系的庞大版图中,信贷业务犹如血脉,支撑着经济的循环与发展。然而,当下信贷腐败却如毒瘤般侵蚀着...

    阅读量321858
  • 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是农商行改革的最终方向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中,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正逐渐成为农商行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最终目标,这一趋势在...

    阅读量469873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专栏 | 我国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人民银行抓住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中枢的关键,采取多项措施缓解银行货币创造面临的流动性、资本、利率“三大约束”,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18年至2020年4月,10次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8.4万亿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2018年初的14.9%降至9.4%,今年春节假期后前两个工作日超预期投放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2019年至2020年4月银行已发行永续债7186亿元,有效补充了一级资本;2019年8月以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顺利推进,打破了贷款利率隐性下限,激发了贷款需求。随着“三大约束”明显缓解,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为畅通,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阅读量20734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疫情影响或超预期 央行强化逆周期调节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进展如何?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得到改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持续多久?未来货币政策取向如何?5月10日,央行发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于市场关注的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答案。在分析人士看来,下阶段,央行将维持货币政策宽松趋势,公开市场投放、降准、LPR改革、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将是主要抓手。

    阅读量22380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

    应对疫情冲击,货币政策效果如何?5月10日出炉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给出了答案。得益于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明显提高,各项货币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传导通畅。

    阅读量2007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六方要素打造更具韧性的中国金融市场

    当下,疫情的世界性蔓延使得全球化处于“休克”的状态,不仅国际贸易处在停滞状态,而且国际金融的动荡正在加剧。对比最近各国主要金融指数的历史波动率(下简称HV)来看,西方经济体在疫情爆发期间,其HV出现剧烈波动。从处理的数据来看,我国的上证指数的HV除了在疫情爆发期处在约3%的位置,之后就一直维持在1.5-2.3%之间,相比于疫情爆发期道琼斯指数的8%要低了不少。从数据对比上来看,我国的金融市场面对突发事件时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因此,我可以提出一个命题:我国金融市场的韧性增强了。

    阅读量22112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央行投资新规落实取消QFII/RQFII额度限制 A股市场将迎来更多“活水”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并简化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要求,进一步便利境外投资者参与我国金融市场。

    阅读量20870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个人金融信息泄露 银行难辞其咎

    个人隐私泄露事件再引关注。5月7日凌晨,中信银行在官方微博上发布致歉信,回应个人账户交易信息被调取一事。中信银行表示,该行员工未严格按规定办理,向上海笑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了其员工的收款记录和个人交易明细。据悉,中信银行已按制度规定对相关员工予以处分,并对支行行长予以撤职。个人金融信息也属隐私范畴,随意泄露应受何惩处?如何堵住漏洞?

    阅读量1985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激活沉睡信用信息 让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

    在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关于“信用贷款”的一些变化引人关注——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达7.7%,其中,信用贷款占15.4%,比上年末高1.9个百分点,占比显著提高。提高信用贷款占比,这一要求实际上已在监管层“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的部署中多次被提及。

    阅读量1865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2020年4月“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报告发布

    2020年4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见图1)为43.6,较上月上升1.1个点,随着疫情缓解,本月小微企业运行指数继续回升。

    阅读量23296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高风险投资工具不宜“平民化”

    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一些高风险投资工具开始走向“平民化”。以原油宝为例,尽管其不等同于原油期货,但从交易机制上看,原油宝的双向交易、保证金交易等特点,与原油期货以及被整顿前的原油现货都差别不大。

    阅读量17765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多措并举化解历史包袱 恒丰银行未来可期

    引言:作为胶东人,对恒丰银行都不会陌生。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烟台人民银行工作时,就经常跟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打交道,那是一家为本地房改提供金融服务的小银行。后来在北京,当我看到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更名为恒丰银行时,着实为一个地市级城市能够拥有一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兴了一阵子。

    阅读量29394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信贷支持不断档 贷款政策有力度

    今年一季度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种政策工具灵活运用,逆周期调控力度大幅增强,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明显加大。

    阅读量24619
  • 付费后查看全部内容

    提高金融扶贫效率需要银保深度合作

    无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都是两支不可或缺的金融力量。如果能进一步创新银保互动机制,推动两个行业的深层合作,必然会快速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要通过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银保合作互动机制,并提高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运营系数

    阅读量25400
首页 上一页 8182838485 下一页 尾页

共101页,1210条新闻

  • 简介
  • 投稿启示
  • 隐私保护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品牌联盟
  • 编辑部:zjw@financeun.com
  • 媒体合作:774353721@qq.com
  • 机构合作部:1760607283@qq.com

京ICP备07028173号 -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07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00983

Copyright © 2002-2024 financeu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金网投(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资产控股:亚洲金控投资有限公司

----------------------- 底部结束 ----------------------------->